您现在的位置: bet365电脑版 >> bet365电脑版 >> 理论园地 >> 正文
    ★★★
巴中金融精准扶贫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思考
巴中金融精准扶贫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思考
作者:罗思维    文章来源:市委统战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13

    近年来,巴中金融精准扶贫深入推进,但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关键时期,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组织体系不健全、投入积极性不高、财政金融互动不足、金融生态环境不优等现实问题。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在深入分析这些现实问题的基础上,精准思考对策措施,对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

    一、树立问题意识,正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现实问题

    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期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巴中金融精准扶贫虽取得一些成效,探索出一些经验,但现实存在的问题躲不开绕不过,只有正视问题、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目前来看,巴中金融精准扶贫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精准扶贫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一是巴中金融机构种类不齐。目前,巴中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仅一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机构仅两家,证券业分支机构仅两家,村镇银行仅三家,无本地城商行。二是巴中金融机构延伸不够。在巴中的乡镇一级,仅农行、邮储、农商行和农信社设有机构,而现有的村镇银行机构未真正实现到镇到村。

    金融投入扶贫领域主动性不高。一是金融机构受限于绩效考核。金融资本天性逐利,资产收益率更是金融机构的核心指标。而以农业为主的扶贫领域周期长、见效慢、收益低,金融机构不愿投。二是金融机构受限于入门条件。农业产业普遍存在抵押担保物缺乏、产权流转交易障碍等问题,经营主体往往现金流不足、信用等级不高,大多不符合投放条件,金融机构不敢投。

    财政金融良性互动不够。一是现有的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多而不专。目前有的补贴奖励、风险分担、贷款周转等政策,地方往往比照上级进行安排,对扶贫领域的支持不突出。二是操作不规范导致实际效果难达预期。个别承诺的资金到位不足额、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投放;一些资金申请的流程复杂、审批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市场主体控制成本。

    精准扶贫金融创新不足。一是传统金融产品服务局限性逐渐显现。巴中传统金融从产品设计、风险控制、财务监督,到网点客户、信息反馈,基本是一个内部产品链,而没有以培育产业着手,从客户发展定位,“走出来”创新,“跳出来”经营。二是精准扶贫领域金融服务内生动力有待加强。由于本地经济相对落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巴中金融行业在服务对象定位上往往优中择优,支持成熟个体和行业,而针对贫困群体和扶贫产业这一成长性领域的支持力度不够,创新举措不多。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优。一是重视金融、运用金融的意识不强。贫困地区的市场主体往往由于自身原因,不愿“借钱吃饭”“借鸡下蛋”,甚至个别将金融与财政混淆,没有“欠债还钱”意识。二是个别地方仍有部分失信行为。个别经营主体存在拖欠金融资金的现象,虽属个案,但触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监管要求底线,导致以经营风险为主的金融机构选择性调整风险偏好。

    二、把握时代要求,增强金融精准扶贫精髓要义的再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应主动担负起责任,发挥融资、融智的积极作用。

    ——金融精准扶贫是新时期金融行业的首要政治任务。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所以,金融精准扶贫是巴中金融行业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首要政治任务的具体落实,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更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和工作方向。

    ——金融精准扶贫是金融行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责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金融精准扶贫正是金融行业找准服务实体经济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脱贫攻坚这一重点领域,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的本源回归。所以,金融精准服务是巴中金融行业的主业主责,是“责任田”“分内事”,是行业属性和职能定位的根本要求,是自身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现实需要。

    ——金融精准扶贫是金融行业支持巴中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走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新路子的现实任务。当前,巴中正处于抢抓《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第三轮交通大会战的关键时期,在金融精准扶贫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金融行业更应以脱贫攻坚为统揽,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所以,金融精准扶贫是巴中金融行业围绕市委中心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体现守土有责、造福一方的责任担当。

    三、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做好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问题源于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解决。基于以上巴中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个人认为今后需要在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争取政策倾斜、加强财政金融互动、金融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要针对巴中各区县脱贫攻坚实际,精准发力,打出巴中金融精准扶贫“组合拳”,让金融在脱真贫、真脱贫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完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丰富金融精准扶贫主体。一是坚持开放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以优质的资源、良好的服务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巴中设立机构,引入更多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金融机构,吸引更多互联网金融、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和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机构,形成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专业性金融充分发展的组织体系,丰富金融精准扶贫主体。二是加强改革创新,增强金融服务扶贫领域的能力。稳妥推进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改制工作,增强其持续经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发展成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填补部分贫困地区缺口。

    ——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加大金融精准扶贫投入。一是争取优惠政策,增强投放扶贫领域的能力。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争取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和广义信贷指标,争取银监部门提高监管容忍度,向证监部门积极推荐符合贫困地区上市绿色通道的企业;积极沟通各金融机构上级管理部门,在权限设置、绩效考核、人员配置等方面多给予贫困地区更多优惠。二是完善基础配套,确保优惠政策落实落地。积极争取并做好国家、省级金融试点工作,争取在巴中塑造良好典型,取得先进经验;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路径,推动农村产权按市场化原则交易流转,解除金融机构后顾之忧。

    ——加强财政金融互动,配置更多金融资源到扶贫领域。一是健全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扶贫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整合目前各类农业风险分担基金和农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壮大并动态补充各区县农业风险分担基金规模,强化管理,限时办结,避免惜补、拒补情况的出现。二是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并积极兑现奖补。认真按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要求,进一步简化手续、提高效率;积极兑现各类奖励补助和贴息,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和金融杠杆效应。

    ——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满足扶贫领域金融需求。一是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服务模式,加大银保合作力度,大力推广“贷款+保险”“订单+保单+期货+信贷”等有效控制风险的金融创新模式。二是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抢抓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机遇,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上市融资辅导工作;推动区县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扶贫效应债和扶贫专项票据。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塑造本地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加强信用文化培育。在公民教育、学校教育中,加入信用文化素材,在全社会宣传信用理念,以信用为基础提高群众对金融的认识。二是建立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加大信用信息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使用率,增强对个人和组织信用评价的综合运用;积极利用信用信息系统搭建融资对接平台,提高融资对接成功率;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

文章录入:bet365电脑版    责任编辑:bet365电脑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站内搜索
    文章 下载 影视
    主办单位:中共巴中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办公室
    单位地址:四川省巴中市江北新区云台路市政中心12楼2号
    联系电话:0827-5261351   E-mail:825523381@QQ.com  蜀ICP备:11000608号